本页是<南阳第一实验中学>介绍页面,非官方站点,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

南阳第一实验中学

阅读:112 页面更新时间:2016-07-07 09:55
单位介绍
在职教职工154名,专任教师107名,其中高级讲师25名,中级讲师62名,省市级名师、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、科技拔尖人才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等47名。
  学校党的组织机构有校党委和纪委,纪委办公室与党委办公室合署办公;行政机构有校委会,校委会下设行政办公室、教务科、学生科、总务科、保卫科、招生办,学校自设教科室、财务科、教学服务中心。现有中层干部16名,其中正科级10名,副科级6名,内聘副科干部6名;群团组织有:工会、团委会和妇委会。
宛西中专的前身是赤眉民主师范学堂,创办于1908年(清光绪34年),1927年(民国16年)冬,学校迁移至内乡县城文庙内,更名为内乡师范学校。1931年(民国20年)学校迁移至西峡口忠义祠。1933年(民国22)3月,并入宛西乡村师范学校。1950年2月,恢复内乡师范名称,附设于内乡完中。1951年移至内乡张集,更名为内乡初级师范学校。1955年7月经省教育厅批准,在现址重建河南省内乡师范学校。1968年,学校更名为河南省南阳地区五七师范学校。1972年6月,恢复河南省内乡师范学校名称。1989年8月更名为南阳地区第二师范学校,1994年12月更名为南阳市第二师范学校。2003年5月,更名为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。
初创飘摇时期(1908——1949)
  1908年,清末秀才、中国同盟会会员刘炳寰,从信阳豫南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内乡赤眉,在当地绅士王熙孔的资助下(捐白银1千两),在内乡赤眉镇创办了内乡县赤眉民主师范学堂,刘炳寰为堂长。始招学生2班,学生67名,聘教员7名,开设有:修身、教育、中文、历史、地理、算学、格致、图画、体操等9个科目。1911年刘炳寰参加辛亥革命,辞去堂长,由他人(姓名不详)担任,到1917年学校因军阀混战而停办。
  1927年冬,在内乡县赤眉民主师范学堂的办学基础上,经学绅胡麟阁等人的倡导,报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,学校移址内乡县城文庙,更名为内乡师范学校。胡公陈为校长,始招新生1班45人,学制二年,主要课程有语文、数学、理化、教育学、伦理学、心理学、历史、地理、图画等。中共内乡县个党支部书记马华敏于1928年9月考入内乡师范学校。
  1931年2月学校迁至西峡口忠义祠,招收学生100余名。
  1933年3月,在宛西自治派首领彭禹廷的倡导下,在内乡马山口天明寺建立镇(平)内(乡)淅(川)邓(州)联立宛西乡村师范学校,经考试将内乡师范大部分优等生送至天明寺宛西乡村师范(其余60余名仍留学校就读,学校改名为内乡县立职业中学,1934年学生毕业后,学校停办)。始招简师5班,学生200余名。宛西乡村师范占地5.3万米2,校舍400余间,有试验区、仪器室、阅览室、发电室、无线电收录室等,还设有附属小学。学校设董事会、校务委员会。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张含清、孙伏园、罗卓如等著名学者都在学校任教。学校校长先后是彭禹廷、别廷芳、陈重华。除开设有中等师范的全部课程外,还开设有农村经营、农村组织、乡村教育、教育概论、军事知识、武术等课程。到1948年内乡解放,15年间,共招简师24班,高师(实为中师)10班,为宛西培养了2千多名小学教师和地方自治人才,现代著名诗人周梦蝶(淅川人,现居台湾)就是宛西乡师的学生。
  1950年2月,适应形势的需要,又在县城文庙内的内乡中学附设内乡师范短师班,4个班160名学员。1951年迁移至内乡张集改为内乡县初级师范学校,陈光照为校长,始招3个班150名学生。1956年又招收速成师范生10班500名,学制为一年,为内乡小学教育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师资。
  重建创业时期(1955——1966)
  1955年9月,重建后的内乡师范开始上课,共招收4个班160名学生。位于张集的初师停办,120名学生并入内乡师范,学制也为3年。在开办普师班的同时,还开办了速师班(学制一年)和短训班。学校设一附属小学,1966年“文革”开始后,由内乡县城关镇接管,改为内乡县城关镇第二小学。
  重建后的内乡师范学校,按照“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,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”的教育方针,全体师生员工一边工作学习,一边劳动建校。
  1957年,整风“反右”斗争开始,并存在扩大化现象,有13名教师和47名学生被划为“右派”,肃反复查中,又确定“反坏分子”8人。
  1958年,执行“鼓足干劲、力争上游,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”的路线,开展教学改革,大办工厂,大炼钢铁,开展农业试验、抗旱斗争和军事训练。学校专门设立生产处,组织工农业生产劳动。
  60年代初,学习毛主席著作高潮成了中心政治任务,并以此作为师生员工思想革命化的标准,以此推动各项工作。
  这一时期,内乡师范学校共培养普师学生42班1668名,短训学生28班1139名。教职员工由1955年的30人增加到69人。
  “十年动乱”时期(1966——1976)
  “十年动乱”期间,内乡师范学校是河南省没有停止办学的2所中等师范学校之一。
  “文革”开始,学校党组织还是党支部,1967年6月党组织被冲击。经过1971年整风,到1972年1月经中共内乡县革委会核心小组批准,建立中共南阳地区五七师范革委会核心小组。但工会、共青团组织一直瘫痪。师生中虽然分为两派,斗争也很激烈,但由于核心小组妥善诱导,“打、砸、抢”现象不太严重。
  1968年受南阳地革委政工组指示,学校更名为河南省南阳地区五七师范学校,正副校长改任革委会主任、副主任。下设政工组、教改组、后勤组,教改组下设8个教研组。
  由于取消了招生考试制度,学生上学实行“三级推荐”(大队、公社、县)。同时,学校还开办了时间长短不等的短训班,到周边各县巡回辅导中小学教师。10年间,共培养普师29班1344名学生,短训60班2739名学员,巡回辅导450人次。
  比较稳定的环境,吸引了不少教师,到“文革”后期,学校教职工人数已达102人。
  恢复发展时期(1977——1998)
  1977年经过整党整风,学校临时党总支成立,党在学校的领导地位得到恢复和巩固。1978年12月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,学校从解放思想入手,彻底纠正教职工的冤假错案,着手端正教育思想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又红又专的培养目标。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,教育教学工作开始步入正轨。开展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,有24名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中级职称,解决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家属和子女的“农转非”及就业问题,教师地位得到明显提高。到1981年底,全校教职工增至144人,其中专任教师89人。
  1982年,学校恢复了招收初中毕业生制度,实行定向招生,定向分配,同时还面向全区招收了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。为了适应教育教学规范化的要求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学校从1983年开始,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,提高教师队伍素质。
  1983年12月,学校行政级别被确定为正二级事业单位,内设办公室、教务科、学生科、总务科。办学规模确定为24个班级。
  1986年12月,学校升格为正处级单位。
  1987年11月,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开始进入经常化和规范化阶段,当年评聘了8名高级讲师。
  到1987年底,全校教职工人数达174人,其中专任教师100名,行管人员40名,工勤人员34名,是学校教职工人数多的时期。
  1988年2月学校增设党委办公室,成立保卫科(与办公室合署办公)。1988年秋,学校成立了勤工俭学办公室。1989年8月,学校更名为“河南省南阳地区第二师范学校”。1988年起,根据河南省教委关于中师标准化建设的要求,学校于1988年至1992年,先后建成了双面三层学生宿舍楼一幢、五层教工单元宿舍两幢和五层流体型教学楼一幢,建筑面积计11768平方米;1993至1994年,又新建了餐厅礼堂和科技实验楼各一幢,增添1百多万元的图书和仪器设备,硬化、绿化15400平方米,开展校园文化建设,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环境得到初步改善。
  1991年起,学校根据国家教委新颁布的《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》,确立了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办规范加特色学校,务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”的办学指导思想,坚持德育为首,实行必修课、选修课、活动课、实践课“四大块”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,开展素质教育。为了落实“教学新方案”,学校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室,具体负责教科研工作,掀起了教科研高潮,有力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,并于当年代表河南省参加了国家教委在吉林召开的“全国中师教育改革研讨会”,还荣获了省“教科研先进单位”称号。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,学校制定了师资培训计划和措施,鼓励教师在职进修高学历。到1998年底,专任教师98%达到本科以上学历,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17名。
  为了探索素质教育规律,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,学校从1993年至1998年,连续举办了6期“毕业生质量检测活动”,邀请生源县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、小学校长和学生家长,到学校对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进行现场检测。“毕业生质量检测活动”得到了南阳市教委的充分肯定,于1996年5月,在南阳二师召开了“全市素质教育现场会”,向全市推广南阳二师的经验。
  1994年10月南阳撤地设市,学校随之更名为“河南省南阳市第二师范学校”,仍属正处级事业单位。同年启动了文明单位建设。学校根据离退休干部越来越多的现实,自设老干部科。
  1997年6月,学校勤工俭学办公室创办了“教学设备厂”,专门生产高档教学黑板,年利润在10万元左右,为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  1998年,全国中等专业学校全面“并轨”,河南省中师招生计划开始压缩,学校生存面临挑战,招收了省教委下达计划的非师资中专学生,开设了音乐、工艺美术、幼儿教育、计算机、财会、文秘等专业。为了充分利用中师教育资源,1998至1999两年内,为山西委培了98名中师学生。
  到1998年底,全校共有教职工156名,其中专任教师105名,行管人员17名,工勤人员34名。
  这一时期,学校共培养普师177班、代培民师14班,共计9600名毕业生。
  转轨过渡时期(1999——2004)
  1999年9月,学校开始面临师范教育结构调整的新行势。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,为了增强学校的生存、发展能力,决定于当年12月参加河南省中等师范学校办学水平评估验收。为了迎接评估验收,在软件建设上,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,全方位开展课堂教学练兵活动,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,鼓励骨干教师进修研究生学历,到2002年底,共有37名教师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。在硬件建设上,多方筹资680万元,新建了图书馆、教研楼、学术报告厅,建筑面积共计5200m2,改建艺术楼、学生宿舍楼9878米2,新建标准化运动场1个,学校大门由北改为向东;建立了微机室、微格教室、语音室、多媒体音像阅览室等12个现代化专用教室,地面卫星接收传输系统连接到各个教室;校园环境进一步得到美化,图书馆图书资料达12万多册,教学仪器设备价值400余万元。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,学校顺利通过了省教委专家组的全面评估验收。
  2000年,河南省教委作出了对师范教育结构进行调整的决定,全省中师从2001年起停止招生。面对师范教育结构调整的挑战,南阳二师结合实际,经过全面论证,确立了“团结务实再创业,从严治校讲正气,德育为首育人才,多元发展创”的办学新思路,决定在继续办好中专教育的同时,开始试办高中教育,并为了充分利用中师教育的师资优势,实现学校稳妥转轨,适时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,与南阳师院联合开办了成人大专教育,形成了转轨过渡期“多元办学”的格局。
  2000年4月,经中共南阳市委批准,学校党委进行了换届选举,同时成立了中共南阳二师纪律检查委员会。党委认真落实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》,采用公开选拔、竞争上岗的办法选拔中层干部。学校坚持结合实际、按需设岗、科学管理的原则,适时增减内设机构,提高管理效率。2000年成立了财务科,加强了财务管理,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;适应招生和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,2000年成立了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;2001年学校撤销教务科和学生科,成立高中部和中专部;把教务科原辖的教学服务部门分离出来,与教育科学研究室合并,成立了教学服务中心;老干部管理科与工会合署办公。
  为办好高中教育,校党委以转变教职工教育观念为出发点,以师资结构调整为重点,从2001年上半年开始,就抽调骨干教师成立了高中学科教研组,聘请高中语文、数学退休教师各1名为顾问,并依托南阳市五高发起的“五校联谊”教研协作组织,开始着手研究高中教育。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名高中英语教师,解决了燃眉之急。2001年秋,南阳二师高中部次以“南阳市实验高中”的牌子招收了4个普通高中班,共247名学生。录取这届学生时,正取生的分数线为485分,比内乡一高低27分。2002年,在校各类学生达3077名,创造了历史高纪录。
  2002年,南阳市副市长冯晓仙同志来我校视察,针对学校试行的办学模式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,并对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做了纲要性的指导。
  为适应转轨改制的需要,学校对师资结构进行了调整,引导一部分体音美和教育心理学科的教师或调出、或改教其他学科、或从事管理工作;为解决语数英学科师资紧缺的困难,采用公开选调和聘用相结合的办法,保证了中专和高中教学的需求。到2003年底,学校在编教职工共有147人,聘用教师23人。
  2003年5月,经南阳市政府批准,学校更名为“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”,实行中专教育和高中教育并行的“双轨”办学模式,学校转轨基本完成。2003年7月15日,《南阳日报》以《乘风破浪的文明之舟》为题,报道了学校改制过渡成功经验。
  2003年8月,经市编委审核,批准学校保卫科、老干科、招生办为在编机构。
  2004年6月,学校234名首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,有96人进入本科线,16名艺体生进入本科线,进线率达40.6%,在内乡县位居第2。获高分的杨志康同学,入校时中考成绩仅为489分,低于该县重点高中录取线24分,高考考取637分被哈工大录取。
  2005年乘党的保持员先进性活动东风,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群策群力,以师德师风建设为载体,激发动力,提高活力,大胆实践“双轨”办学,取得了喜人成绩。2005年我校高考创出新高,144人进入本科线,13人考入重点大学,30人考入艺体本科院校,1人生入空军飞行院校。
  招生方面,由于2004年高考成绩突出,学校影响扩大,加上与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(招收147名),中专和高中共招生860名;2005年学校招生再创新高,人数到980人。
  2004年到2005年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进一步得到发展,学校投资15万元翻修了操场跑道,30万元兴建了体育看台,购进了2万余元的健身设备,加入了城域网,配置了8个多媒体教室。2005年冬天学校广泛论证后筹资300多万元建设的新办公楼动土开工。
  在转轨阶段,学校为南阳13个县市区培养了中师生3个班150人,中专生48班2483人,高中生14个班840人,与南阳师院联合培养5个专业206名大专学生,为宛西5县市培训中小学教师955人次。
  转轨时期虽然困难重重,学校却取得了显著成绩,先后荣获“河南省中等师范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学校”、省“卫生先进单位”、“安全文明校园”、“食品卫生先进单位”和市“标兵文明单位”、“治安模范单位”、“花园式单位”、“百佳校园”、“教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语言文字先进工作单位”等荣誉称号,被确定为“中国教育学会尝试教学研究实验基地”和“中国创造学会实验基地”,并荣获“中国教育学会尝试教学研究与实验先进集体”称号,学校中专部被评为河南省重点中专,学校高中部被市教育局确认为南阳市市级示范性高中。

免责声明:
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。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
单位资料